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彩达三街3号 19531690417 yellowing@gmail.com

精品项目

世界古代史之胡格诺战争

2025-08-07

胡格诺战争是法国新教徒胡格诺派与天主教派之间的内战。从1562年至1594年,经过10次战役,持续30余年。

胡格诺派是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下产生的法国新教徒(加尔文派)的别称,得名于日内瓦同盟者的宗教领袖胡格诺。

pc28预测

为争夺权力和谋取地方官职,胡格诺派与法国南部中小贵族一起,同国王、天主教贵族发生冲突。

世界古代史之胡格诺战争

1562年3月,信奉天主教的吉斯公爵,率众在法国瓦西镇袭击一个正在做礼拜的胡格诺派教堂,造成死伤200余人的惨剧,揭开了宗教战争的序幕。此后战争不断。

1572年,天主教圣巴托罗缪节前夜,天主教派在国王支持下,向胡格诺派发动突然袭击,杀死该教派教徒2000多人,酿成法国历史上有名的“巴托洛缪惨案”。

圣巴托洛缪惨案

至到1585年,法国一直处在南北分裂,各自为政,战争愈演愈烈的状态下。

后因农民起义不断发生,西班牙武装干涉,并支持天主教派贵族,迫使1589年继承王位的亨利四世,不得不采取妥协政策。

亨利四世原为胡格诺派首领,为平息天主教派的反叛,巩固王位,宣布放弃新教信仰,重新皈依天主教,同时,与西班牙讲和,把没收的土地财产归还天主教会,并颁布《南特勅令》,规定天主教为法国国教,但宣布罗马教皇不得干预法国天主教教会的事务,许诺胡格诺教徒有信仰自由,享有与天主教徒同等的政治权利。

这份《敕令》使法国成为第一个采取宗教宽容、实现宗教差异与民族统一并存的国家。战争遂告结束。